LD乐动体育传承百年 用匠心留住津门老味儿
发布时间:2023-10-03 21:58:18

  每个人都有记忆中的专属味道。不管时光怎么改变,只要一想起它、一尝到它,深埋在脑海中的往事和情愫便会瞬间唤醒,生活里积攒已久的疲惫也会随之消散。

  每天凌晨三点半,53岁的石胜武都会准时醒来。这个习惯少成若性,坚持了四十多年。简单洗漱后,他一头扎进飘满米香、豆香的生产车间,带着徒弟们捣、搅、炒、揉、擀、抹加紧制作黏食、炸糕等津门老味儿糕点的馅料、面坯等。“做黏食是个体力活,更是个技术活。要想做好,讲究的是良心和匠心,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繁杂技艺、工序,一步都马虎不得。头一次吃可能感觉不出什么,但老天津卫们最讲究,是不是纯手工的,他们一准儿能尝出来。”石胜武边忙边说。

  最初,骑着三轮车卖黏食和炸糕;如今,石胜武一手创办的“沽上德盛”在全市开到18家分店,不但让天津人吃到“小时候的味道”,还让这份津门老味儿成了“网红”。凭借对美食的执著和热爱,在守正和创新的“食光”里,石胜武渐渐摸索出了将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、让津门老味儿传承下去的新路子。

  “我要一盒黏食,口味一样儿一个,再来碗甑糕,再装五个炸糕”“炸糕还得吃纯手工的”中秋国庆假期,五湖四海赶来天津的美食“特种兵”们一下火车,便直奔西北角这个“碳水天堂”,这里的每家店铺都排起了长队,“沽上德盛”门前食客尤其多。透过橱窗,五颜六色的各式黏食、新鲜出锅的金黄炸糕、软糯香甜的糕干、真材实料的甑糕,加上桂花绿豆糕、豌豆黄、白皮、奶皮酥每一样都令人无法抗拒。

  店外,是翘首以盼的等待;店内,是专注用心的制作。石胜武熟练地擀面、做馅、码放,浑然不知疲倦但就这么忙活,还是赶不上顾客购买的热情和速度。直至下午四五点钟,人群渐次离去,他才停下手里的活,缓缓道出“守得住经典,当得了网红”背后的故事:“那还得从清朝同治年间说起。”

  近代天津堪称“糕点王国”。单说黏食类小吃,就有盆糕、小枣切糕、糕、西瓜糕由于“糕”谐音“高”,有步步登高的吉祥寓意,很多百姓逢年过节就买糕点送亲朋。“一品香家茶食佳,胜兰恢复旧生涯。买糕记取北门北,什锦元宵祥德斋。”一首彼时的《天津竹枝词》,便不难看出小吃早已融入市井生活。

  “石家做黏食是祖传的,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。”石胜武的祖辈一直生活在红桥区铃铛阁附近的粉房胡同(现已拆迁),居住在此处的都是靠体力活谋生的贫苦百姓,家家户户省吃俭用,好吃、便宜又扛饿的黏食颇受欢迎。

  “1865年,我的祖辈石唯瀚开始制作传统黏食,因为用料实在、制作讲究、口感地道、干净卫生,得到广泛认可,渐渐小有名气。他也从中摸索出一套选材、炒馅、磨米、出浆、蒸制、发面、擀面、抹馅、卷面的独门技艺。后来,石唯瀚取二子石云德、三子石云盛名字中各一字,创立德盛斋,成为名噪一时的传统津味小吃。这德盛斋也就是沽上德盛的前身。”石胜武说。

  石胜武小时候,爷爷告诉他,20世纪初,“德胜斋”传至第三代石恩庆、石恩勇手中。为拓展和发扬家族技艺,他们寻到北京,跟随一位郭姓御厨的后人研习驴打滚制作方法。虽说小吃是本小利薄,但祖辈们凭着“做就要做到最好”的信念,博采众长、杂学旁收,潜心钻研制作技艺,换着花样做出了天津人喜爱的小吃。

  到了“德胜斋”第四代,石胜武的父亲石树勋和老伯石铁继承“衣钵”。特别是石铁在进入公私合营的耳朵眼炸糕店工作后,边学习边创新,让石家做黏食、炸糕的技艺更上一层楼。自小时候起,老伯就对石胜武非常严格。“十岁左右,我开始跟着大人们干活。小时候只看还不觉得难,一上手发现怎么这么苦。冬天是最难熬的,胳膊伸进洗米的大缸里,刺骨的冰水先是冻得人全身直哆嗦,但不一会儿,因为洗米费力气,头上就开始冒汗,胳膊和双手却冻得通红、僵硬。即使现在手工活大多能用机器替代了,我们还是坚持亲力亲为。”石胜武回忆说。

  16岁那年,石胜武就开始和父亲一起挑起养家的重担。那时,父子俩一人蹬着一辆三轮车,每天下午到南开区一处远近闻名的小吃聚集区,一个卖炸糕,一个卖黏食。风里来,雨里去,一年365天,父子俩坚持出摊从未间断。“因为有很多熟客会提前排队等我们,甚至骑车路上就能卖出去三分之一。特别是上了岁数的天津人,就爱吃老味儿。我还记着有位九十多岁的大爷,每天遛弯儿时都会找我们买俩热乎的炸糕,持续了两年多。有一天,大爷突然没来,再过几天,他的儿子来找我们,说大爷突发急病离世,临走前还嘱咐儿女告诉我们一声别等他了。”石胜武有些哽咽,“这样的事儿还有很多很多,有的顾客熟了,逢年过节还给我们送点自己做的食物。这么多人的认可,就是我们坚持做下去并坚持做好的最大动力。”

  卖了七八年,积累了不少老主顾,石胜武看到父亲年龄越来越大,意识到流动摊位不是长久之计,加上想把家传手艺做大做强的念头一直盘亘于心,他就在和平区南市附近的菜市场租了间临街店铺,“德胜斋”的招牌又被高高挂起来了,但没过两年,南市拆迁改造,“德胜斋”再度面临关张。“当时挺着急,刚结识了不少新顾客,但拆迁是惠民好事儿,咱必须得支持。好在有位热心顾客指点,河西区小白楼附近有个市场地点不错、客流量大,我们又把德胜斋搬过去。”石胜武说,“几次搬家虽说折腾,也经历了各种波折,但我们的名气在几个区都打响了。最让人感动的是,我们搬到哪儿,很多老顾客就跟着买到哪儿。”

  “把小吃做好,里面学问多着呢。就拿选材来说,都是糯米,经过百年传承,我们发现东北粳糯米和淮南籼糯米最好。粳糯米香,米粒短而圆;籼糯米黏,粒型长而窄。把两种糯米按家传比例混合,放入磨米机,磨好米粉后倒入清水,充分搅匀。讲究的是米浆挂手而不糊手,轻盈细腻,米香扑鼻。”石胜武边比划边说,“把米浆倒入屉布中,用石块压之排除多余水分。压制完成后,再次倒入清水搅动米浆过筛,筛后的米浆就像牛乳般绵密顺滑。随后,把米浆倒入平盘容器里进行蒸制,糯米开始发生糊化反应。”

  “为什么大家觉得我们的红豆馅口感细腻?因为那些科技和狠活,在我们这儿,不存在的。”石胜武说,作为黏食的“灵魂”,馅料更要真材实料,“一方面我们一直选用豆粒饱满、出沙率高的东北上等红小豆;另一方面,豆子浸泡后,要过两遍筛,别看费劲,多筛一遍口感必然不同。然后高温蒸至软烂成泥,这时香气十足但水分有余,再倒入锅中不停翻拌焙炒,其间按一定比例加入优质白糖提亮、红糖提香,这样做好的豆沙馅油润红高,入口即化。”石胜武还“揭秘”,做面坯,没十几年的经验很难掌握,“春夏秋冬四个季节、四种气候,醒面、和面的温度、湿度、时间,如果有毫厘之差,味道都能千差万别。”

  让老味道焕发新活力的同时,石胜武坚持“零添加”,保证小吃的纯天然口感,为此还闹出了“笑话”。“我们的小吃没有防腐剂和添加剂,夏天最多能在外存放一天。一开始,很多顾客不知道,转天带着长毛的黏食回来找我们赔。”石胜武向他们耐心解释原因,或是退钱或是免费换当天新做的黏食,一来二去,德胜斋的口碑就传开了。

  做黏食太苦太累,技艺繁杂不说,关键工序口传手授,还需有很强的悟性。能将这门技艺完整传下来的人少之又少,但在石胜武看来,仅仅掌握祖传技艺还不够。

  为了让更多人品尝到风味淳朴的天津传统黏食,2020年,石胜武正式注册了“沽上德盛”品牌,在红桥区佳园里开了新店,还返聘了刚刚退休的老伯石铁,一起改进提升技艺、开发新品。“90后”的女儿石倩也加入其中,拜石铁为师。“父亲觉得做小吃太苦了,特别是我学做面坯时,手腕因为用力过度又肿又胀,疼得直掉眼泪,他不忍心看我吃苦。其实从小受师傅和父亲的影响,我非常喜欢做美食,也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天津老味道继续做下去。”石倩说。

  其实早在2019年,石胜武就意识到技艺传承的紧迫性。“我希望更多人学到这门手艺,到目前为止,已传授并培养了百余人,大家经常下班后围坐在一起,说说顾客的需求,讨论改进技艺的方法。”石LD乐动体育胜武告诉记者,他还帮助不少愿意吃苦但欠缺资金的员工创业开店。

  如今,位于复兴路的千余平方米生产车间每天生产的馅料、面坯等数量,已渐渐不能满足“沽上德盛”发展的脚步。石胜武在静海区建了更大的新厂房,并规划了黏食、中点、西点等车间,将制作工艺精益求精。“咱天津最近在网上火出了圈,尤其是天津特色小吃深受喜爱。沽上德盛马上要开到北京、河北、山东等省市,我们希望通过天津老味儿,把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传递出去。”

  做的是美食,更是匠心;吃的是味道,更是手艺。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,天津小吃还在不断解锁更多可能。在采访最后,石胜武也不忘向全国游客推荐其他津味美食:“每一个带拐弯儿的队伍,都值得您的加入。”(津云新闻编辑王舒瑶)